近日 山西晋中一位老师发布视频 视频中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 有七成的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有七成的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老师吐槽 “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 “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 这也引发许多家长共鸣 许多小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指出 孩子在课间十分钟 孩子在课间十分钟 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 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 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 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小学、初中、高中的课间10分钟 变得安静无比 9月15日 某地一年级家长张毓 发起了关于小学生课间情况的网络投票 截至10月8日 参与的1560人中,约72%的人表示 约72%的人表示 孩子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受限 孩子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受限 甚至有家长表示 “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 “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 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 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 孩子“只能在厕所里聊天” 孩子“只能在厕所里聊天” 张毓等家长提到,孩子所在的学校没有明令禁止的规章制度,老师会进行口头教育:课间孩子若要出教室,基本只能上个厕所、接个水,途中不能大声说话、跑跑跳跳。部分“宽松”的学校,会允许孩子在走廊里走动,不能上下楼或去操场。“严重”些的情形,是孩子只能呆在自己所在的小组过道里,不能“越界”。 家长刘璐说,据她所知,部分小学的“课间限制”十余年前就有,越是低年级限制越多,并且形成了相应的奖惩机制。同学之间也会互相监督,称为“串班检查”。每天还会有学生值班长记录课间纪律。 部分小学的“课间限制”十余年前就有,越是低年级限制越多, 刘璐和身边的家长聊起,大家的孩子,尤其是女孩,不敢在走廊里大声说话,现在课间“只能在厕所里聊天”“进行厕所社交”“在厕所里分享零食”。有家长抱怨,儿子和同学经常跑到厕所玩,小学规定打预备铃的时候必须回到座位上,有一天他回来晚了,被老师罚站训斥,自信心很受挫,“老师说我这不好、那也不好。” “只能在厕所里聊天”“进行厕所社交”“在厕所里分享零食” 一些家长是在网上看见“课间圈养”的话题去问孩子,才发现原来他们课间是不能出去的。很多孩子一入学就习惯了不能出教室,也没想到要和父母说。“他们不知道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是课间十分钟可以出去跳绳、跑步、自由嬉戏。”刘璐反问:“我们小时候不都可以吗?” “他们不知道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是课间十分钟可以出去跳绳、跑步、自由嬉戏。” 让家长们更加焦虑的,是限制下潜在的身心危害。家长余霞表示,儿子朋友很少,找不到玩的人,她担忧“课间圈养”会让儿子更孤独,加剧厌学情绪。 梧州市小学生在大课间进行“大象拔河”。图源:新华社 学校“生怕有个闪失” 学校“生怕有个闪失” 而学校也处在压力之下。 上海市某小学校长徐锦华苦笑,学校一条走廊至少有5个班级,加起来200多个学生。走廊并不宽敞,“课间如果在其中来来回回,很容易发生擦碰。”学生去室外活动也是不现实的:操场在教学楼的背后,上下楼就要花费一半的课间时间,学生回到教室后难以静心准备下一堂课。因此在徐锦华的小学,课间不会限制学生出教室,但会要求学生不能在走廊里跑跳,原则上不要上下楼。 很容易发生擦碰。 学生回到教室后难以静心准备下一堂课。 而在北京房山区某小学,班主任丁佳佳每节课间都需要守在教室里看护学生,如果她没法赶到,上一节课的任课老师必须呆在教室里不能离开。上体育课时,丁佳佳要把班级队列带到体育老师面前才能回办公室。“无缝衔接,不能出现任何死角,生怕有个闪失。”丁佳佳感到委屈,不少家长指责老师图方便才在课间限制学生,“其实我们一点也不省心。” “无缝衔接,不能出现任何死角,生怕有个闪失。” 还有老师公开反问:“你见过爬到厕所门框上倒挂的学生吗?你见过在楼梯间推搡的学生吗?你见过翻栏杆爬到外挂空调机上的学生吗?你见过教室里踢球,差点把电灯踢下来的学生吗?以上我都见过,幸好都没出事。” “你见过爬到厕所门框上倒挂的学生吗?你见过在楼梯间推搡的学生吗?你见过翻栏杆爬到外挂空调机上的学生吗?你见过教室里踢球,差点把电灯踢下来的学生吗? 北京小学家长郝雯在网上发布“课间限制”的帖子后,收到了大量小学教师的私信与留言。许多老师和她指出:学生端午节回家溺水后找学校索赔,学校最终赔偿40万元;学生的乳牙因为摔跤掉了,家长让班主任赔偿10万元......“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当家长进来讨公道时,哪怕要求不合理,班主任也要处理。”一位小学老师回忆,之后班主任和值班老师争取多年的评优资格“功亏一篑”。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当家长进来讨公道时,哪怕要求不合理,班主任也要处理。” “很多老师很激动,也很无奈。”郝雯看到,这些案例比比皆是。 在徐锦华的小学里,走廊的护栏高度没过成年女性的胸口;教室门口的伞架钩子是圆弧状的,向内收拢。今年以来,所有一楼以上的窗户都装了限位器,只能打开10多厘米宽;顶楼的窗户前侧装上了铁栏...... 她叹息,这些安全防护是目前全国小学的“标配”。“每次市里开会,领导都会说,安全是1,其他的工作都是后缀的0,如果没有安全,学校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意义。” 河北省小学生在大课间练习足球操。图源:新华社 家长也难、学校也难 家长也难、学校也难 课间问题有出口吗? 教育部门此前多次对“课间十分钟”作出规定。除了2021年《未成年人保护规定》,2021年4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22年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上海市学校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均指出: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此间,许多学校尝试做出调整,但一些学校仍然对课间自由有所限制。 追溯根源,学校最大的顾虑是学生安全问题,此前多个案例表明,学校往往在安全事故中承担了“无限责任”。由于校园安全立法仍有留白,更多学校正在引入保险的基础上,探索从“事后赔偿”向“事先预防”转变,找回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在引入保险的基础上,探索从“事后赔偿”向“事先预防”转变,找回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微山县高楼乡渭河小学,孩子们在课间做游戏。图源:新华社 在上海,2001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校方责任综合险已经开始推广。 国内某保险公司职员林婕表示,2010年后,随着意外事故报案越来越多,原先单一的责任险种已经衍生出体育活动、校园意外等各类专项保险。目前每个月,林婕接触到的学生意外事故报案有近千起,她观察到,更多学校正对保障学生安全的硬件设施进行规范,保险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校的安全顾虑。 更多学校正对保障学生安全的硬件设施进行规范,保险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校的安全顾虑。 2021年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表示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风险防控机制,来减轻或化解校长和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所受到伤害的后顾之忧,这可能是解决课间问题的基础。 2023年10月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答复记者,目前正在督促各地进一步完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多部门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校园内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置全面达标并有效运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储朝晖外均为化名) 举报/反馈